近日,学院举办“我的情绪我做主”——情绪急救包’DIY心理沙龙,32 名学生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,学习情绪管理技巧。
沙龙开场,心理部负责人袁启鑫通过情绪温度计测试,引导学生正视自身情绪:“请大家在纸上画一条0-10分的线段,0分代表毫无负面情绪,10分代表情绪濒临崩溃,现在根据自己最近一周的状态,在相应位置做标记。” 学生们认真思考后纷纷标记,随后工作人员收集纸条,统计发现:65% 的学生情绪分值在5-7分之间,主要受“学业压力”“人际关系”“想家” 等因素影响。情绪没有好坏之分,每一种情绪都是内心的信号,重要的是学会读懂信号、正确应对。
进入情绪急救包DIY环节,心理部为每位学生准备了精致的收纳盒、彩色卡纸、便签纸、水彩笔、丝带等材料,同时提供“情绪急救素材库”:包含“呼吸放松法步骤图”“积极暗示语录范例”“情绪疏导渠道清单”等。学生们结合自身情绪特点,动手制作专属“急救包”。
制作过程中,学生们不时互相交流灵感:“我打算把和朋友去操场散步写进急救包,每次心情不好,和朋友聊聊天、走一走就会好很多。”“我觉得可以加一个情绪日记’模板,记录每天的情绪变化,慢慢就能找到规律了。” 工作人员也在一旁适时引导,帮助学生补充更全面的应对方法,比如针对愤怒情绪,建议加入暂时离开冲突场景,到空旷处大喊释放的技巧。
沙龙尾声的分享会上,学生们依次展示自己的情绪急救包,讲述设计思路与预期用途。“以前遇到坏情绪,要么压抑自己,要么乱发脾气,现在有了这个急救包,就像有了一个‘随身心理老师’,知道该怎么正确处理了。”此次沙龙以“动手实践 + 情感交流”的形式,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,真正实现“自助式” 心理调节,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搭建了坚实的“第一道防线”。